戴潍娜,诗人,译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外国诗歌翻译书刊《光年》主编,现居北京。出版诗集《灵魂体操》等,戏剧作品《侵犯》《水泥玫瑰》。译著《天鹅绒监狱》等。

诗人艺术馆
幸存者诗刊
幸存者文库
关于我们
返回首页
诗的降落:诗人与衣橱
OLIVIA WANG VS 戴潍娜

 

诗歌和艺术一样,营造了一种空间——现代人少有的能够在此与另一个灵魂开诚布公地 感受彼此的感受。读一首诗,诗行之间只有两个人,共鸣如果在此刻发生,连误解都值得庆幸。

 

有什么是高于诗歌的?如何解释诗性的来源?诗人怎样生活?诗歌与衣服之间有两条隐秘闪烁的纽带——“亲密感”、“时间”。

 

这一次OLIVIA WANG非常荣幸地请到了品牌挚友——诗人戴潍娜,在她的讲述中,我们似乎看见了 诗的降落。

 

 

1.hi~很荣幸有机会可以跟您以这种形式对谈,通常会让嘉宾介绍一下自己,但我觉得好像只说“诗人”两个字,里面暗含的想象和信息就已经无限多了。也许这个想象空间如此之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对于“诗人”一直以来有一种陌生、疏离迷思但又憧憬的感觉。你通常喜欢别人如何介绍你?您觉得“诗人”身份与自己其他身份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我们只在一些时候是诗人,另一些时候是男人、女人、情人、工人、聪明人 、糊涂人、好人、坏人……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是诗人,是挺可怕的。那种生命强度,不是人可以一直承受的。太多的诗人把人生统统赔了进去。很多时候当别人介绍我是个诗人,我都会感到害羞,怕自己不配,诚如菲利普.拉金说的那样——“诗歌只有被当作一场你把一切都押上去的游戏才成为可能”。

 

2、听说您有在主理杂志,可以聊一聊工作内容吗?我们都很好奇“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是怎样的。

 

我和一群小伙伴做了一本诗歌翻译Mook《光年》,最近刚出了第四辑《灾难之诗:像目睹日常事务一样目睹死亡》,尝试用诗的独特语言和思维方式去反思疫后世界。

日常生活无非是写作,阅读,旅行,听音乐,看戏……但除此以外,我也会笃信“另一个世界”,比如梦的世界,并且视彼世界为另一种“真实”与“日常”。

 

 

3.诗歌会给人留下一种“飘着”的印象,对您来说,您的作品是出离于生活存在的吗?您觉得它和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您说的飘,是一种超越性吧?好诗好戏都有种超越的力量,能让听到见到的人耳闻的人,有那么一瞬间从庸常里拔出来,生活在了天花板上……

关于诗歌和生活的联系——诗是最不会撒谎的。写诗也是绝对的裸露,一首诗会真实说出诗人是什么样的人、过着何种生活、ta灵魂上有多少灰。所有的经历都会在诗里种下。

 

4.您的诗歌灵感、写作冲动来源于哪里,在什么时刻什么场合浮现?您对周遭世界是如何感知的?

 

写诗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不需要努力的事情,因为它勉强不来。写作是最爱恋、最折磨你的情人;思想是可以穿、可以脱的衣服;阅读、语言文字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手脚,是我们另一套去触摸世界的感官。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刻,你就是挑不到自己想要穿出去的衣服,就是榨不出思想,你所有神性的感知封闭了,就好像被关进了一个黑屋子。这是要命的事。那个既爱恋又折磨你的永恒情人,突然间她拒绝了你!那种被拒绝的感觉真是万劫不复,你只有等待,随时随地待命,对缪斯保持绝对的忠诚,等待她毫无预兆的降临,一个金句不分青红皂白砸下来,不问由来。

 

5、在“等待”的时间里,您会做些什么?

 

张开所有触角,去纵情的生活。深深扎入生活。

 

 

6、如何解释诗性的来源?

 

有常有异的诗句,命定般串在一起——诗是大巫的声音和气息。譬如读屈原楚辞,是美人长哭;读李白豪言,是饮者长啸;读李昱缱绻,是君王长嘘;读杜甫家常,是中年长叹。吟诗是与天地沟通,与命运沟通。唯有以美来应对厄运。

 

7、所以诗的冲动来源于与命运沟通的心理需求,可以这样讲吗?

我想它既是一种人渴望理解命运、超越命运的本能需求,更是一种觉醒之美。

 

8.您觉得有什么是高于诗歌的?

所有的诗与美,都是为了解放我们,让眼前的生活不是唯一。

 

 

9.读诗与写诗对您感受时间有什么影响吗?比起一个世纪甚至十年以前,现代人对于时间的感受应该是发生了变化的,时间变得好快。诗歌是我们抵御时间的方式,也是我们能够深入感受他人的方式,我觉得这两点都是现代非常需要的。想让您聊聊诗歌、衣服 和时间。

 

写诗的人都会对永恒有一种贪恋。很多思考不由自主的被放到漫长的时间尺度中,因而对当下的存在和变动有一种钝感。我想,记忆是我们能拥有的唯一的永恒,可它也不绝对保险,依旧会在不知不觉中流失、篡改……唯有写下来,写下来,把永恒钉死在白纸上。

这种念旧和对时间的钝感,也延伸到了对物质的态度上。以前的人爱惜物,因为那些物件上有记忆、仪式、特别的人、日子,以及生命的轨迹。手表精贵,是因为手表和戴着它的生命时间是一体的,而不仅仅因其造价不菲;一件婚纱,奶奶穿完馈赠给妈妈,妈妈穿完再传给女儿。关于物质最浪漫最有生命力的表达,都和时间息息相关。我一直很反感“过季扔”式的消费。物质主义,恰恰是对物质的贬低。当买买买变成一种瘾,一种邪教,衣柜极大丰富的同时,附着在物质上的神性和意义消失了——衣服不再是和我们肌肤相亲的亲密伙伴,它们很快过时,很快变成垃圾,连同我们的人生也在这种快速消耗中变成一堆报废品。这种态度顺势延伸到了亲密关系当中,从前的一生一世,渐渐沦为了高报废率、高替代性的情感快消品。

到头来消费制造出过度的劳动,转了一圈又把人变成韭菜。这一切都建立在人类对地球集体掠夺的基础上。我希望自己买衣服可以少而精,但落实起来很难,于是前段时间把淘宝账号签名改成了:尽力少买,少给地球压力。呵,如果一生无所作为,也许少买就是能对地球作出的最大贡献了。

在一个丧失了秘密和诱惑的世界,不论诗歌还是衣物,都有义务帮助人们重新建设亲密,让亲密关系不再是快消品游戏,重新建立命定般的高级礼仪。

 

10、是的,对质感的追求与对环保的重视也是我们品牌从创立以来就致力探索的,时间看似是个宏大的命题,对现代人而言,随时间一同坍缩的还有亲密感、附近性等等。诗歌与衣物,都是能够构筑心灵与肌肤上亲密感的存在,这一点讲得好好。那么请问您平时喜欢穿什么类型的衣物?

 

喜欢自在的衣服。重要的是,把LV背出旧书包的随性,环保袋拎出Burberry的气场。这几年衣柜里增添的多是有经典气质的基本款。因为一个人的姿容是动态的,先有本事穿好基本款,训练没有过多修饰下的身型及步态,再慢慢去驾驭更多的细节和风格,发展出个人特色。

 

 

11.在购物时会注重衣服的哪些方面?

 

注重衣服的场合感。我现在喜欢的衣服,都是和曾经穿着它的时刻、场合、记忆有关。

 

12、可以分享一下吗?一件对您而言有特殊意义的衣服。

来北京上大学那年,我爸给我买了件新牛仔服。还没进校门呢,刚来北京第二天就丢在了出租车上,正懊恼时,出租车司机竟把衣服送了回来,放在了宾馆前台。那种惊喜,简直感觉这座城市在拥抱你,欢迎你。大三时我穿着这件失而复得的牛仔服第一次去欧洲开会,在土耳其街头再次把它和照相机一起弄丢,结果捡到的土耳其人凭借照相机里的相片找到我,并让他女儿给我送了回来,他女儿说自己是个自由职业者,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人原来可以选择自由职业,我们还一起喝了杯咖啡。在异乡,来自陌生人的善意格外让人心动。后来我便不太舍得再穿这件衣服,一直珍藏着。

 

 

13.可以分享一本最近在读的书吗?

 

前段在抚州寻访汤显祖,重读了《牡丹亭》,缠绵又杀伐,古典也酷盖。一直觉得,那种敢于抢先牺牲的古典式的情感方式,是一种终极杀伤力的爱和酷。杜丽娘,她不是死于爱情打击,更不是死于一个男人,一段婚姻,她是在爱情到来之前,男人出现以前就死了,死于对爱的渴望,或者更准确的说,她死于一个梦。然后呢,爱又让他复活了。这多么了不起。我们印象中生生死死的爱情,都是去复活一段曾经得到但后来失去了的爱情,是先拥有了,再去纠缠。但杜丽娘反过来了,她什么还没得到,甚至真人还没见到呢,在梦见之后就先死为敬了。汤显祖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生生之仁”,认为只有情才是生天生地,生鬼生神,生生不息的宇宙源动力。历史不只是一堆数据和理论,历史也有巨大的情感肉身。情在很多时候是推动历史的隐秘动力。

 

 


评论 阅读次数: 180    赞: 0
昵称:
验证码:

联系我们:tianz6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