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第一期
栏目主持:杨炼
主编:杨炼/轮值 唐晓渡   执行主编:田庄

鄒佑昇,臺灣人。一九八七年生於宜蘭,三歲後定居苗栗。現就讀於慕尼黑大學佛教研究博士班。收集悖論,觀察對不可觀察者的觀察。《大衍曆略釋》(苗栗,2014)、《die sich vereinende deckung》(ELIF Verlag,2021)、《集合的掩體》(雙囍,2023)。


鄒佑昇的詩



通往瑪麗安廣場的電扶梯

——亦致二歐元硬幣上的但丁

 

靠右,等速上升,近一分鐘,在靈薄小睡

可以但並沒有挨近別人開合的口,依然也聽

頂著大市場灌入的風

與背光的胚胎,陰影逐漸長出五官

不是我認識的人

帶鋸齒的一階被收回,在履帶上倒置,沈落

 

詞彙。一個有恆的劇本需要哪些零件

有時鋥亮,花壇的砌石



在海格霍夫街


我曾提到了黑色的雲,在巷口湧升

是因為看見孩童

依次在遊戲中倒下,還未倒下的便尖叫

但並未召集任何相關的事物

事物也未改變與他們的距離

 

有時,我以為換自己走入中庭

並且開口說了恰當的話

我們的語言輕柔

彷彿一縷煙,只消耗著自身

 

有時,我看著每日走一小段路就會見到的

一些號誌:鋼板、閃爍的烤漆、

圖像語「必須牽著他們」、

螺釘、粗大的螺帽,藉著鋼架佇立

我就想停止我們的組合遊戲

然後像古代的贈禮者

捧著我的表徵,在城裡亂走

 

會是一只螺,遲遲地將顳顎間的摩擦

捲入潮汐。我的訊息

我能委託的符號將日益稀少:

塑膠的碎片碎片碎片、

沼地、腐朽的根系。

我有一時興起的愛。



在臺北

 

中夜分,聽見爸媽養的黑狗執拗地

以雙齒碾碎骨頭。第一頓團圓飯的剩餘物

綻裂,如火裡的枝葉噼啪作響。一點點汁液

接觸黑色的舌,有時促成動物的狂喜:

「我們的狗徹夜瞪視大黑色的火焰。」畢竟各殊,黑色

我們雲集般的手,與臉,的影子

如果在臺北,會如

分散中的一神,潛入送風口獵獵振動的萬葉

為了綏撫天堂鳥瀏亮的尾羽。壓縮機,

牠不倦於季節的心,在我們共有的胸臆裡分派力量。

雙脣如約定要在髒電點燃的檯燈旁

開闔,詞語蜂擁而至,群蟻出入蜜瓶

構作多縫隙的住處。什麼會是十月的火,沿著沙發音樂

蜿蜒而上,展開金色的席次?聲音聲音,聲音,在我

三十歲後失去的聽覺腹地裡,咬碎,我曾經由此

進入晃動的大氣



评论 阅读次数: 68    赞: 0
昵称:

联系我们:tianz6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