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第三期
栏目主持:钢克
主编:杨炼   执行主编:田庄

柏桦,1956年1月生于重庆。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诗集及学术著作多种:《望气的人》、《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风在说》(英文诗集)、《在清朝》(法语诗集);《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诗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蜡灯红》(随笔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白小集》(随笔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竹笑》(诗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夏天还很远》(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我们的人生:柏桦诗文自选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橘颂——致张枣》,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出版。

曾获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上海文学》诗歌奖、柔刚诗歌奖、第五届“红岩文学奖”。2016年4月,获羊城晚报“花地文学奖”。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获首届东吴文学奖。


纳博科夫的故事(10首)
柏桦

 



 

 

一、回首往昔

——与纳博科夫相逢

 

 

 “……我会死,但不会死在夏日凉亭,

不会死于炎热或暴饮狂餐,

我会象天庭的蝴蝶陷入罗网,

死在荒蛮的野山之巅。”

——纳博科夫《我曾经那么喜爱……》

 

回首往昔,就是让世界停止,就是闻

而我小学时代夹竹桃的气味不好闻……

只是多年后想起有一种1919年的味道——

(弗拉基米尔!雅尔塔这里发现了眼灰蝶!)

随着这味道,我成长为21世纪的良民

 

我“一个古风爱好者,在你约定的时刻”

打开了你的诗集,每当黄昏星降临

我都会一再地读你的《初恋》和《燕子》……

“像在中学时代倾斜的课桌上”,你的?

不,也是我的,在重庆市大田湾小学

 

我也和你一样怀疑过政治正确的数学;

春游,我也缓缓地铺开过一张地图……

挎过深绿色的军用水壶,观看过燕子……

那时我还不懂得世界是在云游中创造的

但我已感到“儿童向集体生活的过渡”

 

如今深夜的罗斯环绕在四周,你的

仍然也是我的,“林荫道尽头,小桥旁,

白桦与白杨树叶都有反光”,而枞树

来自东德?玛申卡呀,那时我刚到柏林

——“像风、像海、更像奥秘。”

 

如今我60岁了,夜半惊醒,黎明嗜睡,

“我早忘了玻璃下面的诗页将永成,

可那涂改处曾闪烁如电,地狱般疼痛!”

俄罗斯的每一个角落一直遍布着诗人啊!

可我越写越少,我的提琴已患了重病。

 

如今我在此与你交谈。再见吧,再见,

这风来自往昔……1919年4月17日,

我未来的读者,你看到我了吗?我正从

甲板起身眺望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曙色——

但愿你能认出我、看清我而不是想象我。

 

 

注释一:诗中引号内句子,引自南开大学谷羽教授惠寄的《纳博科夫诗选(40首)》,在此,要特别向谷羽教授的译文表示感谢。

 

2014年7月22日

 

 

二、纳博科夫1942年后小像

 

 

我“沿着书页奔跑,跑出去,跑进蓝色”

还是我吗?转换国籍“像幽灵分成两半,

像蜡烛在镜子之间飞进太阳。”1942年

决定性的一天,唯我的词语才能“画出

弧线,形成一座高架桥,跨越这世界”——

我坐在闪光的美国车轮上,一次次隐身

回到黑夜的罗斯,“舔着故乡的火苗”……

 

如今我名声破晓,刚入朝霞,时间还早……

“一颗灰星被雾霾笼罩”,洛丽塔也还早?

我生命已如日中天!我每日要抽四包香烟!

“请问你的愿望是什么,如果愿望是马?”

“飞马,飞马,飞马。”

 

2015年12月16日

 

 

三、柏林夜舞

——记西林与薇拉

 

 

很快再没人知道你们了

你早过了天赋的柏林时期

水流动的时间永不停息……

好说好散,在一座古桥上

——柏桦《好说好散》

 

潜鱼通圆波之后

鹤总是飞往西方。

衣服摸上去已凉

穿到身上就热了。

 

清风从运河吹来

还是从桥上?他

越细究便越考究——

那没喊出的痛苦

 

柏林夜舞的诗人

栗树下命运非凡

爱刚刚开始,她

还像枪一样美吗?

 

 

注释一:纳博科夫在柏林时期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天赋》,其中有一首诗《燕子》(谷羽译),全诗很短,只有九行,现全文引来如下,读者可以将纳博科夫这首诗与我的诗《柏林夜舞》进行比较阅读:

 

燕子

 

有一天傍晚我们两个

在一座古老的桥上站立,

我问你,让你告诉我说,

可会至死记住那只燕子?

你听了回答:那是当然!

我们两个是怎样哭泣,

像生命飞逝一声悲叹……

到明天、到黄泉、直至永远——

那一天,在一座古桥的旁边……

 

注释二:“潜鱼通圆波”,见金圣叹诗《池上篇》。

注释三:此诗结尾,为什么说“她还像枪一样美吗?”那是因为薇拉在柏林时,常带着一把精致美丽的手枪,很可能是一把勃朗宁M1900式手枪。有关薇拉携带手枪的形象,纳博科夫在一首送给她的诗中这样写道:“我肯定知道/你的黑皮钱包中/在粉盒和镜子之间/躺着一块黑色的石头;死亡七次。”(参见《薇拉: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夫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第52-53页)

 

 

2016年11月23日

 

 

四、致薇拉

 

 

不经历恋爱,哪懂得信

如白夜般可爱;没临桥

观看过落日,哪懂得人

竟会有一个如诗的童年

 

“至于说到面具,确实,

你不能戴了。你是我的

面具……”那我深奥吗?

事情比我所知的更复杂

 

啊,章鱼!丝绸的目光

风中栗树的立体派倒影

炼金术士都爱住在小巷?

下课后我丢弃了左琴科

 

 

注释一:“信,如白夜般可爱”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7页。

注释二:“至于说到面具,确实,你不能戴了。你是我的面具……”出处同上,第49页。

注释三:“啊,章鱼!丝绸的目光”见车槿山译洛特雷阿蒙著《马尔多罗之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第41页。

注释四:“风中栗树的立体派倒影”,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87页。

注释五:“下课后,我丢弃了左琴科”,说的是纳博科夫下午5点,在柏林当家庭教师下课后,去书店还掉苏联白痴作家左琴科的书。详情见同上,第86页。

 

 

2017年9月11日

 

 

五、房间的声音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各种各样的处境下传到我的耳朵里。

——纳博科夫《说吧,记忆·第十一章·四》

 

雨不打在窗台上,我听不到

小柜子、小箱子、小盒子的

开合声,也听不到小院子里

那株合欢树沐着夜雨的沙沙声……

 

“门锁、窗户、房门、老鼠、

衣柜的呻吟声和床的嘎吱声”……

每个房间都有它自己的声音啊

每个人离开时难道都会忘记?

 

谁说年轻人的痛苦是温柔的?

房间!我马上要写一篇房间

小说——出租房门前传来了

女房东和她大儿子的争论声:

 

“4点——”

“我不明白,妈妈,你为什么

从来不听我的意见——”

……

 

 

说明:此诗材料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00页。

 

 

2017年9月12日凌晨

 

 

六、兄弟之间

 

 

他的男友是个矮个、相当肥胖、四十岁的男人。

——纳博科夫

 

谢尔盖,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有什么

好说的呢?“我是个受到宠爱的孩子,

你是这种宠爱的见证人。”成长好难……

这我知道,无论幸福与不幸。后来在

广阔的生活里,你的忧伤发出了光辉——

 

你爱上了一个男子。“我爱他胜过爱

我的生命。”这是你说的,这我知道

多么令人恐惧,多难,但我不得不为

你祈祷!就像雨哪有错,它不得不下……

生活我的姐妹。像某诗人说的那样吗?

但我更乐意对你说:生活我的兄弟。

 

 

注释一:“他的男友是个矮个、相当肥胖、四十岁的男人。”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05页。“他的男友”指纳博科夫的弟弟谢尔盖的同性恋男友。

注释二:谢尔盖(Sergey Nabokov,1900-1945)纳博科夫的弟弟,比纳博科夫小一岁。

注释三:“我是个受到宠爱的孩子,你是这种宠爱的见证人。”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03页。

 

 

2017年9月12日凌晨

 

 

七、反复搬

 

 

走在地毯上,你走在谎言上。

这是契诃夫说的吗?问德国人

 

晚餐,总是千篇一律的冷切肉

你责备肉,还不如责备烧肉人

 

梦里,你说“教皇猛击白杨树”,

醒来,我说,诗人低唱柏林风……

 

有眩晕症的人闯进来很可怕!

“反复搬,直到找到一个藏身处。”

 

 

注释一:“教皇猛击白杨树”,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15页。

注释二:“反复搬,直到找到一个藏身处。”见同上,第101页。

 

 

2017年9月12日

 

 

八、为押韵

 

 

阿波罗绢蝶正停在三叶草上。

布拉格其实是个没有风采的城市。

 

你说果戈里夹克破旧,像狼群。

我立刻想到果戈里是浮华的。

 

成都诗歌周,从周二开始……

我待到周三,为了押韵的缘故。

 

我的音韵生涯何其短暂——

“我的后世子孙个个目光挑剔,

未必记得我外号为飞鸟。”

 

 

注释一:第一句是纳博科夫的意思,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53页。

注释二:第二句是纳博科夫的观点,出处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6页。

注释三:第三句是特朗斯特罗姆所说,见其诗《果戈里》。

注释四:第四句是纳博科夫的观点,出处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95页第一行。

注释五:第五句是说成都国际诗歌周2017年9月12日星期二开场。

注释六:第六句又是纳博科夫所说,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04页。

注释七:第七、八、九三句出自纳博科夫诗歌《音韵生涯短暂》。

 

 

2017年9月13日

 

 

九、纳博科夫的浴盆焦虑

 

 

这里会提供一只浴盆,是全新的。

这里我们买一只浴盆,也很方便。

最重要的是,你别忘了,带上浴盆。

 

等等,关于浴盆的念头又冒出来了……

你再想想,还是买只浴盆,行吗?

你买了,随身从柏林带来法国。

 

 

说明:1937年纳博科夫在与薇拉的通信中,不断地提到他们在法国安家最重要,也是最必要的一件事——浴盆。怎样去得到一个浴盆呢?纳博科夫绞尽了脑汁,最后他甚至干脆叫薇拉随身携带一个浴盆从柏林来法国。有关纳博科夫反复提到浴盆之事以及所流露的浴盆焦虑症,可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1937年的通信部分。顺便说一句:有关浴盆焦虑,马雅可夫斯基也有,他的洁癖使他只要一旅行就要扛着一个可折叠浴盆随行。

 

 

2017年9月15日

 

 

十、香尸喝新酒

 

 

寿衣似的湖面,香尸喝新酒,可怕吗?

我在丘特切夫《沉默》里查找一句诗:

“思想一旦说出便不再真实。”真实!

那吃人肉作家赶紧吃了断腿上一片肉。

 

巴尔蒙特在疯人院里让访客看一株树。

一小时后我要去见瓦雷里,可见到的

却是眼肿,脸冷,穿鲜红睡衣的蒲宁。

独处是种折磨,但到处见人更是种折磨。

 

接下来,我译有关老鼠的文章(为了

7.5英镑),从骨骼判断老鼠的年龄;

接下来,无用之夏,我就来读《鼻子》……

无所事事呢,我就来听半导体收音机。

 

说点童年的趣事吧,印度人不打蚊子,

中国人和俄国人打蚊子;打死的蚊子血

是刚吸的我的血。仅凭这一点可以说

我度过了能够想象到的最幸福的童年?

 

 

注释一:“香尸喝新酒”——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游戏。见车槿山译洛特雷阿蒙著《马尔多罗之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第22页。

注释二:“我在丘特切夫《沉默》里查找一句诗:“思想一旦说出便不再真实。”,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67页。

注释三:“那吃人肉作家赶紧吃了断腿上一片肉。”详细故事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59页。

注释四:“巴尔蒙特在疯人院里让访客看一株树”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81页。

注释五:“一小时后我要去见瓦雷里”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334页。

注释六:“可见到的却是眼肿,脸冷,穿鲜红睡衣的蒲宁”,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87页。

注释七:“我译有关老鼠的文章(为了7.5英镑),从骨骼判断老鼠的年龄;” 详请参见纳博科夫:《致薇拉》,人民文学出版社,第442页。

注释八:“我度过了能够想象到的最幸福的童年。”见《纳博科夫访谈,1972》,转引自博伊德《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第14页。

 

 

2017年9月16日

 

 

 

 

评论 阅读次数: 175    赞: 0
昵称:

联系我们:tianz6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