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第三期
栏目主持:郭金牛
本期主编:   编辑部主任:
林东林:咖啡馆里的一盏灯

   
林东林,1983年生人,曾旅居各地,现居武汉。著有《谋国者》、《跟着诗人回家》等,写诗歌、小说、随笔,热爱行走和摄影。现为《汉诗》编辑、湖北省作协文学院第12届签约作家。

 

咖啡馆里的一盏灯

 

现在是晚上八点半

我坐在咖啡馆靠门口的位置

我看到左前方的窗边

有三把椅子围着一张桌子

桌子上有一盏灯

一直亮着

它在等一个人

两个人,也可能是三个人

它在等他们坐下来

喝茶,喝咖啡,聊天,沉默

然后注意到它

变的更亮,或者更暗

 

 

林东林诗观:

    诗存在于日常。这种日常其实包含着两个部分,其一是内容的日常,其二是语言的日常。就内容而言,我倾向于贴着生活的水面写作,但并不是写水面本身,而是写水面之上的那层水汽,写水面之上的那层粼光;就语言而言,我倾向于使用去文学化和去修辞化的语言,把一个汉字当成一个字母、一个单词,使之结实地咬合在一起,从整体上发力。当然,反过来说,日常的内容+日常的语言也并不一定就是诗,那么这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诗与非诗的边界在哪里?就我的认识而言,还是以水来作比,如果说非诗是水、是水面和水面以下,那么诗就是一滴水,是落在叶片上的一滴水、渗进尘土里的一滴水、蒸发到空气里的一滴水,或者是已经消失了水的形状但还保留着水的渍痕的一滴水,最重要的是,我首先看重的是“一滴”,然后才是“水”。
 

评论 阅读次数: 127    赞: 0
昵称:
验证码:

联系我们:tianz68@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