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四年第二期
栏目主持:杨炼
本期主编:杨炼   编辑部主任:田庄

柏桦,1956年1月生于重庆。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诗集及学术著作多种:《望气的人》、《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风在说》(英文诗集)、《在清朝》(法语诗集);《惟有旧日子带给我们幸福》(诗集,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蜡灯红》(随笔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白小集》(随笔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竹笑》(诗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夏天还很远》(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我们的人生:柏桦诗文自选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橘颂——致张枣》,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年出版。

曾获安高(Anne Kao)诗歌奖、《上海文学》诗歌奖、柔刚诗歌奖、第五届“红岩文学奖”。2016年4月,获羊城晚报“花地文学奖”。获第九届四川文学奖。获首届东吴文学奖。


风过南京(组诗)
柏桦

 

 

南京往事(引言)

 

1988年至1992年,我曾生活、工作在南京,这期间,我写过一些有关南京的诗,三十多首。后来二十多年里,我虽然已离开了南京,但仍然会在诗中不断地写到它,大约也写了三十多首。这些诗有好有坏,有些甚至可以被看成是草稿,但我却不厌其烦地改来改去,挑来挑去,最终选出了这二十六首呈现于目前。

 

1983年早春,我在重庆写下我的诗观,即最初的诗歌创作谈,一晃,四十年便成过去,如今再读,仍觉新鲜,并不过时,为此特别再次抄写其中第二部分于此,以作本组诗开篇引言:

 

诗和生命的节律一样在呼吸里自然形成。一当它形成某种氛围,文字就变得模糊并溶入某种气息或声音。此时,诗歌企图去作一次侥幸的超越,并借此接近自然的纯粹,但连最伟大的诗歌也很难抵达这种纯粹,所以它带给我们的欢乐是有限的,遗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是不能写的,只是我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动动用了这种形式。

 

1990年,我在南京,又以讲述诗歌中的事件为题,再次揭露了一个诗人的创作之谜:即中国古代诗学有一条广泛的写作原则——“情景交融”,其字面意思是心情与风景交相混融,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其实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古人对此最有体会,也运用得十分娴熟讲究。

何谓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其实就是说事情、讲故事、谈感受。其中讲故事最为重要,故事由事件组成,随时间、地点、人物展开、发展,直到结局。事件可以是一段个人生活经历,譬如生活中一支心爱的圆珠笔由于损坏而用胶布缠起来的过程,一副新眼镜所带来的喜悦,一片风景是怎样地焕发了你良久的注目……总之,事件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可以是道德的、非道德的,可以是情感的、非情感的、甚至无意义的,琐碎荒诞的。这些由事件组成的生活之流就是诗歌的情景之流。

就我而言,我的许多诗都是由经历(事件)所引发的感受写成的,而这感受总是指向或必须落到一个场景的实处,之后,它当然会带来情思的遐想或飞升。这事件可以演绎成为一部长篇小说,或一个短篇故事,但情况相反,它是一首诗,一首二十或三十行的诗,更有甚者,有时竟是短短的几行。诗歌的故事(事件)有着惊人的戏剧化!又惊人地浓缩。

 

1988年8月,我从重庆到南京后写的第一首诗就是《往事》(见后),这是一首有关南京的诗,也是一首有关追忆往事的诗。

熟悉我诗歌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首诗中深藏着的南京气息(同时也混合着隐晦的重庆气息)——一种幻想而热情的洋味。南京的树木、草地、黎明、黄昏、湖水虽没有直接出现在诗中,但却潜滋暗长着……而且这些风物很快就会在我后面写的南京组诗中出现……

写出了《往事》,我开始步入了诗歌的中年。犹如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所说,一个人在“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仍要像身上没有故事”那样,这才是一个中年人应有的形象,这也正是我在《往事》中虚构那个青年“经历太少的人生”故事的初衷。

 

2023年12月

 

 

往事

 

这些无辜的使者

她们平凡地穿着夏天的衣服

坐在这里,我的身旁

向我微笑

向我微露老年的害羞的乳房

 

从重庆到南京

那曾经多么热烈的旅途

那无知的疲乏

都停在这陌生的一刻

这善意的,令人哭泣的一刻

 

老年,如此多的鞠躬

如此温柔的色情的假牙

她的暗火,她的烈火

她的本地普通话(是否必要呢?)

她的钢琴还要弹吗?

 

我已集中精力看到了

中午的清风

它吹拂相遇的眼神

这伤感,这坦开的仁慈

这纯属旧时代的风流韵事

 

啊,这些无辜的使者

她们频频走动,悄悄叩门

满怀恋爱和敬仰

快乐和恐怖

来到我经历太少的人生

 

1988年10月,南京农业大学

 

 

自由

 

记1989年3月初的一个黎明,过中山门经梅花山,一路观景之心情。

——题记

 

神不理解自由。

——题记

 

自由就是春天的大地

春天的人民涌出城门

自由就是呼唤的山花

山花匆忙地款待我们

 

命运。别说!这个词

唯失败者才对它钟情

还有什么东西让我们受不了

我们的心因欢乐而颓丧

 

激情是风景中的几点

运动的或静止的几点

哦,纯洁的,美的几点

 

孩子们,那些孤单的孩子们

你们在草地上,溪水旁

自由正照临你们头上

 

 

1989年3月

 

 

在玄武湖眺望

 

这是阳光充足的一个早晨

粉红的梅花开满湖山

你,一个眺望风景的人

边走边看,来到梁洲梅岭

继续你无言的眺望

 

(穿越——1912年新春

第一道黎明之光——

南京,东方边境的风景

如水平静,孙文与庆龄

合上日记推开窗,也在眺望)

 

前方,在古代的城门下

公共汽车运送着旅客

杂货店、草药店门庭冷落

一群孩子在欢呼什么?

他们的老师从东北实习归来

 

音乐在那儿,朝日在那儿

旌旗、红墙、大树在那儿

窸窸窣窣的纸张在那儿

乒乒乓乓的施工在那儿

一个击剑运动员也在那儿

 

这美景是否看够了呢?

世界原来没有什么奇迹

只有一五一十的落实——

你就端着个小本子摘抄……

并继续你无言的眺望

 

 

1990年春

 

 

风在说之三

 

听说他越逼近死亡,越爱闻香。

——柏桦

 

是风在说吗?涌金和风……

六十一岁的花花公子何来悲伤,

脸上总溢满社会主义右派的笑容;

骑着妖娆的自行车,他常常

一溜烟就登上南京卫岗的陡坡

 

好风轻加餐饭,鹤背冷龟尖风

如今他已痴呆,整天裹一件睡衣,

赤裸着下体,在室内晃荡……

他浪漫的妻子受不了他的臭味

以及他外表的苍老和内心的幼稚

 

什么命运在这风里觉得渺茫?

终于,他最后的时刻到了,

睁眼睡入军区医院的病床;

戴上呼吸机开始分秒必争的长跑

整整三周他似一个初学呼吸的人类

 

(风跑着什么?日日夜夜……)

不停地跑呀不能停下,停下就是死亡。

很快岁月在他那曾经灿烂的屌上枯谢了

很快岁月走过的地方都轻轻撒一点

他独有的尿味、皮肤味、香水味……

 

 

2011年1月27日

 

 

在南京

 

在南京(二十多年前)

他凭借快乐就沉入了日常痛感

去感受它,而不必说出来

(闲人都爱玩这种自恋游戏)

 

常常,喝酒为了忘我

喝,然后睡去,并不需要倾诉

生活怎么可能在别处

它一直就在一间小屋子里

 

冬天他的皮肤发痒,得找个去处

还好,有个澡堂在总统府附近

有瓶山楂酒,也正好在床头

谈诗,我们只在澡堂里吗?

 

南京,我们真的来过吗?

“比起我们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生命显得那么短暂,

仿佛我们不曾来过。”

 

可对于突然来访的人,南京

我们即便没有一双陌生的拖鞋

也不用介意、不必尴尬

因人人总会有一把熟悉的牙刷

 

还有什么轶事要谈论呢?

几封信寄自西德的特里尔

张枣,让我们来听那隔空的乒乓

一声、两声(从西到东)……

 

怎么这么快呀,在南京

他又变成了游泳的热爱者

其实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很难有变化的

还用说吗,我对此坚信不疑

 

 

注释一:我1988-1992年在南京,张枣在特里尔,两人书信往来,如同那往来的乒乓球。正好,张枣到了德国竟然迷上了打乒乓球,可以想象:“远处,仿佛一场乒乓球赛的声音:……互相对打。”(阿米亥)

 

 

2012年8月13日

 

 

南京,鸡鸣寺

——给胡适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

——张岱

 

鸡鸣寺的轩窗并开,对着玄武湖,摆起许多八仙桌供游人吃茶吃素面。

——胡兰成《今生今世》,中国长安出版社,2013,第106页

 

南京,1988

鸡鸣寺,初秋的一日

风乍起……因为简单吗?

因为尽都是一些年轻的天涯

 

正午,人少,读金陵怀古:

石燕拂云,江豚吹浪……

我们才吃完了三碗五碗素面

喝完了一瓶二瓶山楂酒

 

一个导师刚入门,又出门

(一个僧人刚出门又入门)

他要去中央研究院?

还是去古生物研究所?

 

临窗望,来回忆……

1948年9月23日

到底是哪一个人

在这里率先听到了鸡鸣?

 

四十年前那个上午的光景

是胡适之在这里说吗?

我们再寄希望于

今后二十年、二百年

 

 

注释一:“石燕拂云,江豚吹浪”见唐朝诗人许浑的诗《金陵怀古》。

注释二:1948年9月23日上午10时,“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暨第一次院士会议”在南京鸡鸣寺中研院(按:今为古生物研究所)礼堂举行。在会上,胡适发言道:“……中央研究院不是学术界的养老院,所以一方面要鼓励后一辈。我们可以够得上作模范,继续工作,才不致使院士制度失败。第二,多收徒弟。今天我们院士中,年纪最轻的有两位算学家,也是四十岁的人了。我想我们这一点经验方法已经成熟,可以鼓励后一代。再寄希望以后二十年,二百年,本院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起来。愿互相勉励。”胡适所说的年轻算学家一位是三十七岁的陈省身,一位是三十九岁的华罗庚。(参见岱峻:《民国衣冠:风雨中研院》,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第3-4页)

 

 

2012年8月29日

 

 

多年后想起南京一个平常的冬天

 

1990年12月

南京深冬的一个早上

(具体哪一天我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水仙在我的寝室内开得汹汹

 

这突然的发现让我有点诧异

同时,又让我感到吃惊

我在想水仙之前并不是这样的

它显得很纤弱,很小……

 

还有什么可纪念的呢

那并不重要的一天

燕子飞来还早呀。那天我一出门

就闻到空气里有一股冰锋的青春朝气

 

我停止了思想,大口呼吸……

看着你一路小跑向我走来

“那本童寯的书读了吗?”

你微笑着用双手哈着气问我

 

“哦,《江南园林志》,

还没有读。今后有的是时间。”

真的有的是时间吗?

刘项原来不读书,其实我也不读

 

 

2012年11月19日

 

 

四海江南在于吃

 

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

——毛泽东

 

 

白萝卜、红萝卜、长萝卜、圆萝卜……

思南京,唯有那杨花萝卜兼香肚

 

鲜虾面、爆鳝面、熏鱼面、焖肉面……

思苏州,唯有胥城大厦一碗奥灶面

 

徽州臭鳜鱼,杭州橙酿蟹,扬州狮子头……

思江南,在西宁?在望奎?四海看!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重庆市春森路

学田湾新世纪百货里藏了个陆稿荐

 

 

白肉,血肠,大酒,高天与古树……

户户人家在北方,烂炖春风二月初!

 

(蒲宁刚坐上一辆飞驰的明亮快车——

“我多么幸福,在漆黑的暴风雪里。”)

 

变!我见江山多妩媚,隆冬到上海

我喝游蛇酒,吃干青蛙,品醋渍蛆……

 

想想,我从不读什么饮食制度集

想想,我常有备无患,饱食闲卧

 

 

渔人握鳝,妇女拾蚕,厨师当道

有何法度可寻,加餐饭当尊食宪章

 

一年之计在于春,凭什么,老一套

巍巍肥肉穿肠过,稀烂猪头化入口

 

猪肉颂之外呢,又多出个南京味道——

“大烧马鞍桥”,“金陵炖生敲”

 

深冬鲫鱼,苦夏烧鸡,怎么可能

忘了鸭子,忘了眉毛圆子醉在秋日

 

 

广东烧鹅哪来古井,但必有脆皮

荣昌卤鹅堂堂正正,但源自潮州

 

汉人吃鹅还有多少名目?华丽悠悠……

胭脂鹅、杏酪鹅、绣吹鹅、云林鹅……

 

白炸春鹅、排骨鲜鹅、煎鹅事件……

花折鹅糕呢?在隋朝,我们就吃过……

 

如今某素食者独自爱在灵谷寺散步

吃鹅后,他要放松、放松、放松……

 

 

注释一:重庆著名的春森路(一双绣花鞋故事发生地)就在学田湾菜市场近处。而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亦可在“春森路”遥想。

注释二:"陆稿荐"是以卖酱汁肉闻名苏州的百年老店(初创于1663年),现位于苏州最繁华的观前街上。而如今重庆市学田湾菜市场附近新世纪百货商场竟然也设有一个以"陆稿荐"命名的卖熟食(如酱牛肉、熏鱼等)的摊位。

注释三:“大烧马鞍桥”(红烧马鞍桥)为淮扬名菜,因鳝鱼段与猪肉合烹,形似马鞍桥而得名。此菜色泽酱红,汤汁稠浓,鳝段酥香。

注释四:“炖生敲”是南京传统名菜之一,具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传统的制法是将鳝鱼活杀去骨,用木棒敲击鳝肉,使肉质松散(故名生敲),而后入油炸后炖制而成。

注释五:“眉毛圆子”,肉丸之一种,因状似眉毛而得名。

 

 

2012年12月9日

 

 

一封来自1983年的情书

——为一对曾经的恋人而作并和张枣诗《南京》

 

1983年春,声音出现在重庆

那天,我们翻开一本字典

Doom,就响在了我们耳畔

为何不响三年!只响三天?

 

我们的七十二小时!亲爱的

每秒都在巨变。记得吗?

歌乐山巅延绵着多少山巅……

重庆迷宫途纠缠,行路难

 

记得吗,我的复试成功了

你呢?你的希望在哪里?

你为了在秋天的戏剧里演出

我们从此痛失了同窗共读

 

1985年春,声音出现在南京

那陌生的灯泡在你的学校

像儿子,吊在我们中间

夜无言,夜已四肢相爱……

 

多年后,我仍喜欢写信

喜欢登临(那是我的习惯)

但你已经变了,你不再眺望

Doom!一个消息从云海传来

 

世上不存在两棵相同的树

哪会有两个永远相爱的人

但你注定要让悲剧发生

要让我们重逢在特里尔

 

 

注释一:“doom(在劫难逃)”,为什么在诗中直接用了英文,那是为了增强一种现场感。记得张枣曾经告诉我,他和他的女友当时在车上玩翻字典测命运的游戏,结果一下就抽到这不祥的单词。

注释二:“陌生的灯泡,像儿子吊在我们中间”见张枣诗《南京》。张枣这首诗写的是他和他当时在南京河海大学教书的女友,唐为民的故事。顺便说一句:我写的这首诗是专门为张枣和唐为民这对曾经的恋人而作的。

 

 

2013年3月8日

 

 

南京偶记

 

 

南京酒,知多少?

终归有一种酒我记得

当我初逢连云港的山楂酒……

 

培训楼后,一条沙路多么干净

它出现在我心红透的《左边》

我最后的晚餐出现在哪里?

 

某送报人吃饭快,不说话

某体育老师终于没有走回家

醉倒在一株春夜的古树下

醒来便是黎明

 

 

很快,我遇见了你

在一间冬天亮灯的语音室

你对我谈起你初中身体的烦恼……

 

很快,我也观灯,凑热闹

我发现了夫子庙店铺的黄金锁子甲

那是不是传说中锁骨菩萨的衣服?

 

南京人的一生

终归有多少东西可以看?

但是否只有我看到了

冷热交替,炎凉书籍,人消失在人海里

 

 

2013年6月26日

 

 

荡子心声

 

乱世良辰天

“南京乱初定”(杜甫)

我佛何如来?

那敲门敲的是你自己

 

往事霸图如梦

小桃一树初开

那是诗经的兴

从何时直兴到今天?

 

早春星,清凉山

扬子江涌起,人在哪里?

我久久地伫立

想了一会远行的事……

 

朝霞里吹着朝风

燕燕差池其羽

寒暑宜人心意

我将来与谁交际?

 

柔情巷陌,1944

我要留下来做个扫叶人

柔情南京,1944

那扫叶人在扫叶楼前

 

 

2013年8月2日

 

 

风过南京

 

每当我感觉,呵,瞬息的美人!

我也许永远不会再看到你

——查良铮译济慈《每当我害怕》

 

一、故事

 

1989年初春的南京

故事从一个黄昏开始

高潮说来就来了,没有铺垫

因为身体之力要引导着大城

 

身体之美!也要喷薄欲出

这就是我们最初的画面——

你走动,整个南京才走动

你亲吻,整个南京才亲吻

 

累了(人和风景都会累的)

好像我们从来没有感觉到累

但我们需要更私密的空间

我们来到了你的小寝室

 

那里有一张小床,一把椅子

一个书桌,还有什么?

一个热水棒不停地烧着开水……

将来它终会消失,我在想

 

二、游戏

 

冷天冷到无聊,怎么玩

房间里没有零食、没有书、没有音乐

只有滚烫的白开水,一杯接一杯

那时我们连茶都不会喝

 

时间滴答,安静得出奇

如何打发?我探索着你的身体……

也只是一会儿,我忘记了时间

一朝醒来,又怎么玩?

 

我们就来玩游戏,“邀舞”?

我伸出了手臂……可你一笑

马上邀我来和你扳手腕

真的吗?真的我输了,你完胜

 

一个电影画面一闪而过——

《远大前程》里出现了那个扳手腕的女人

她比你神秘吗,但不如你美丽

可惜当时我没有告诉你

 

三、交谈

 

保持清洁,但爱应该紧逼

这是你天生的爱的信条

一次,你的爱太严苛了——

我们拉着的手一秒钟也不能松开

 

松开的后果有多严重

你生气了(唯一的一次)

而松开、握着、松开……

我喜欢这变换的交谈节奏

 

我们走着谈,坐着谈,站着谈……

我感激我们的谈话延绵不绝……

感激你告诉我你身体美的秘密

 “未来,你会一直给我写信吗?

 

永远,永远用中文,那是我俩

专用的语言。”你不停地说着,

“未来,我会在哪里呢?

我会一直在美国吗?”

 

四、再见

 

现在,你还在南京

但你其实早已属于美国了

怪谁?怪我们都是漂泊人……

怪某人自以为说出了谶语(她太像她了)

 

怪一个正午(我刚下课)

我决定失去你的决心说来就来了

那么干脆,那么无知

那么突然,那么重庆

 

我这命中注定的神经短路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其中怎么总有一种委屈

一种多么可笑可怕的委屈

 

它充满了即将悔恨的年轻张力

终于,一阵风吹过南京……

风岂止拜倒在你脚下

风过气绝,死在我眼前

 

 

2014年3月3日

 

 

从重庆去南京

——对两个老师说

 

说南京梅花党活着,不如说

重庆的一双绣花鞋也活着,

我的童年散步于嘉陵江大桥吗?

我的心刚飞过南京长江大桥——

 

一部单车上楼下楼,拐弯抹角

好窄,大长干接了个小长干

那头发多油的体育老师在笑?

从中我认出他母亲的神经质

 

告别长路后,那天就短了么?

可从童卫路到栖霞寺,张鸣

登上阳台,用了一生的时间。

 

你一生如此自然,何必来感慨——

那最后是什么让我们分手了呢?

是岁月,那一笔雕凿的岁月!

 

 

注释一:“大长干接了个小长干”出自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中一句“小长干接大长干”。

注释二:“一笔雕凿”(一比吊糟)南京土话,必须用南京话来读;意思可用于各种感叹,并非只是感叹糟糕。

 

 

2014年3月9日

                                             

 

南京,1988

 

往昔的岁月已化入苍茫,

我生活安适,虽说没有你

偶尔我也曾担心地揣想:

你是否健在?你住在哪里?

——纳博科夫《初恋》

 

有一种酷暑的寂静最令我入迷

更令我入迷的是她在哪里?

南京的夏天就这样年复一年……

早在我们出生前,世界美如斯

 

转入隆冬,终于有一本英语书

来欢迎我们准备好了的黄昏

希望马上从一本诗集开始——

命运、黑夜、散步、田畴、风……

 

小宿舍里,你用电热棒烧开水

“怎么啦,你的嘴里是甜的?”

冬天的咳嗽糖浆真是冰凉带电呀

三十年后他们还会为美颤栗吗!

 

也许你已不在人世了,谁知道呢?

也许我新毛衣左肩那个洞,你还记得

一代又一代,大地长在,人劳碌

而我仍在那面镜子前活着并入眠……

 

 

2015年1月8日

 

 

人生苦短

 

那时,我已在你的家乡写作……

转眼,在你命运手腕的力量下

道路迎刃分叉,你我各奔西东

现在你在哪里呀?在新泽西吗?

 

年月日昼与夜,上半身下半身

世界,让我们来听阿米亥的箴言

“人的身体始终都是业余的,

所以人才不停地去尝试和摸索”……

 

美国律师高深莫测吗?未来莫测

我记得你说你坐进了那部小汽车……

是的,南京爱,我信你说的,你要回来

所有曾经的误解都将得以释怀……

 

但那笨到较真的人配不上你的期待

但他在一个中午作出了决定,分手——

我们一夜翻过童年,瞬间来到老年

人生苦短!失去,我们就不必重逢

 

 

2015年1月9日

 

 

侧身来一碗鳝丝面

 

年轻时侧身,是一种谦逊

老了侧身,只是为了回忆

这不,这辈子难忘侧身事

万般看过来,惟有鳝丝面

 

首忆杀鳝者总从脚盆捉出

鳝来盆边一磕,顺势将鳝头

斜钉上搓衣板,开膛剔骨

声音滋滋斜行,我定睛看

 

春深日静的卫岗菜场下午

预备赴宴也是场竞赛,幸好

竞赛是诗不是体育,幸好

宝根与明秀,前线还歌舞

 

如今小病者侧身躺在床上

待那枸杞酒挥发脱了狂热

病身虚俊味,鳝丝面何如?

那就侧身来一碗鳝丝面

 

 

注释一:卫岗,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孝陵卫附近地名,南京农业大学位于这里。

注释二:“宝根与明秀,前线还歌舞”,此句是说前线歌舞团(位于卫岗)的一对中年夫妇。

注释三:“病身虚俊味”,见杜甫诗《王十五前阁会》。

 

 

2015年2月2日

 

 

南京之忆

 

爱神,回到浪花中去吧,

语言,回到音乐中去吧,

心啊,让心羞愧吧,

它已与最初的生命融为一体!

——曼德尔施塔姆《沉默》

 

回忆总是凌乱而多头……

孰先孰后,从何开始?

眉头一蹙,遇事就特别

当胸一听,就来扳手腕

别吐痰,别抽烟,更别松手

记得吗,那天算命人虽然不在家

多么好的天气,在屋顶

我们见到了他的爱人和鸽子

 

我比她漂亮吗?

我妈妈会怎么看她和我

我是你的美人,你不要告诉别人

对了,你还那样认为吗?

你告诉我的那首诗是真的吗?

“你美得连一丝弯曲都没有,

你那美丽身躯的奥秘

就是生活之谜。”

 

现在,我来给你讲

一个人耳朵的故事吧……

我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她的听力小时候出了问题

但她的英语听力并不差

她就是我呀,我初中的身体

它发育得让我暗暗惊奇

也让我隐隐感到害怕……

 

后来一个美国律师出现了

他好大……来自古罗马?

我的血,好多的血……

脏,我不喜欢这个动作

而且我不喜欢狗……

但去美国还是要趁年轻啊

我们的话儿就这样不停地说

从白天一直说到黑夜……

 

生活不真实?谁说的?

但生活绝不会错过!

是的,我们已在风景里散步

从明故宫到孝陵卫到梅花山……

是的,我推敲过多少诗句

从广州到重庆到成都到南京

远大前程到底想得到什么?

我们!回到我们中去吧……

 

嘴,那谁在谁嘴里的嘴?

你惊讶这南洋咳嗽糖浆的韵味

手,那谁握住谁的手?

你惊讶所有的手终归要松开

我们的人生不会各是各的

只要我不信那可笑的预言!

只要那语音室的灯一直亮着……

只要1989年的初春永在

 

千年后,你还会记住

南京的冬天是那样黑吗?

记住那一天黑夜里有我们

生命里最黑的最初的冬天……

突然幽浮似箭,我朝回跑——

快抓起那童年的孔雀

投进明亮的夏日鱼缸

十秒?或十三秒半?

 

 

注释一:幽浮,也称飞碟,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

注释二:“孔雀”这里是指热带鱼的一个品种。

注释三:最后四句我笔锋一转,回到了我的家乡重庆,写到了我捉鱼放鱼的童年往事。这也是一件趣事:小时候,我因喜欢一条孔雀热带鱼,就从别人家的鱼缸里抓起这条鱼投入我家的鱼缸中,我整个手中握鱼飞跑回家的过程真快!费时十秒或十三秒半?

 

 

2015年8月4日

 

 

在南京听故事

 

南京深夜的光像一种侦探的光

椴树失踪,梧桐当道,雪松铁硬

唯梅花惊变为梅花党!你的人生

正是我的故事,它才刚刚开始……

 

将发未发事,在一个“机”字

天地未济事,在一个“转”字

男女同行怎么有天地之始的感觉

因为你的手是空的,心是满的

 

从来荡子心事重,荡子玩易经……

从来不知四百年前水流到人间第几家

而诗人是业余的。而那个年轻的我

坐在你的对面,心想着聆听教诲

 

人生不绝意,格物来物,格礼来礼

你在南京打拳,舞动的也是日本

 

 

注释一:“男女同行怎么有天地之始的感觉。”参见胡兰成《怀人幽怨:尾崎士郎之丧》。

注释二:“不知四百年前水,流到人间第几家”出自重庆华岩寺方丈道坚法师所编著《华岩杂咏》之《拜读圣祖遗墨感赋》。

注释三:“而那个年轻的我坐在你(按:这里的你指胡兰成)的对面,心想着聆听教诲。”参见朱天文《愿未央》。

 

 

2015年8月10日

 

 

一个舞蹈演员的故事

 

年轻时的欢乐和痛苦都是晴朗的

年轻时她从青海去塞浦路斯跳舞

有个中国外交官一眼就爱上了她……

后来她去南京找爱情,在后宰门

她找到一个有心事的无线电诗人

一个刚刚被工厂开除了的画家

 

无需学,她天生懂,出名的都是

年轻的天才,爱只献给年轻的身体

难道这一点也无需学?是的,破晓

四点和五点的风不同,其中微妙的

区分她清楚,爱情对于她,玩的

就是这种不同的风,穿插的游戏……

 

新时代来了,她掌握了七十二变

哪一变是她?对,每一变都是她

这不,我发现她学抽了很长时间

香烟,却不像抽烟人。但有一次

她叼着一根烟签名,看上去好像

天下所有的香烟只为她生产似的

 

费雯丽在前线,艺术人生不论长短

朝夕惊心——怎么她皮肤上有尘埃?

那是她前额的绒毛有带电的金泽!

怎么她突然失控到发自己的脾气?

因为她总在清晨高歌而无人倾听

怎么她突然走了,因为大姨父哭了

 

 

注释一:“费雯丽”并不是说那个英国电影演员,而是指诗中那个“舞蹈演员”。“前线”指南京前线歌舞团。

 

 

2016年5月27日

 

 

耳顺之年的回忆

 

1958年太年轻了

是这一年年轻还是她年轻?

年轻到无论你抱得多紧

一眨眼

你抱着的已是一个老人

 

这时我打开一本书读出来:

“于是乳房如帆,

被远方涨满……

就这样,女神上岸了”——

我唯一的女神

 

大地上唯一的一次

思念使我呼吸混乱,几近窒息

一梦醒来

她还会从云南来吗?

我只记得她从南京来

 

在通往新校区的早班车上

可惜再也不是去卫岗的路上

我注意到:

“绳子断在细处,

事故出在松处。”

 

Power China

你为什么没有早说!

如果你早说

我们三十年前的谈话和散步

就不会触电般停住

 

 

注释一:Power China,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绳子断在细处,事故出在松处”为“中国电建”安全施工的宣传语。

 

 

2016年6月3日

 

 

过秦淮

 

烟花三月,访翠天气,过秦淮

于江畔山岭,于天文渡桥……

侯方域问:会期做些什么?

柳敬亭答:大家比较技艺

譬如四川有种耙耙菜叫下锅耙

 

又是什么香味飘了出来……

(除了蓝空下晾晒的新蓝布)

居家好乐事,肥猪头烧得软烂

吉。凡事无有不利,淮水无绝……

多年后,读罢隔江犹唱后庭花

 

世间事哪又来怪事,遗憾

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

那位“哥哥高姓,哪里来?”

过秦淮,他不称自己为小人

但(继续)称自己为小闲

 

又是哪一年有个日本人过秦淮

他先去哪一家?小狮和陆八

又是哪一年有个中国人过秦淮

无穷尽包裹万物的风吕敷啊!

我只要取一匹,来包我的讲义

 

 

注释一:“侯方域问会期做些什么?柳敬亭答:大家比较技艺”,见《桃花扇》第五齣《访翠》。

注释二:“吉。凡事无有不利,淮水无绝……”郭璞语,参见《晋书·王导传》。

注释三:“龟不能交,而纵牝者与蛇交也”,见谢肇淛《五杂组》卷八。

注释四:“哥哥高姓,哪里来?”见《水浒传》第七十二回,燕青访李师师时与她的对话。

注释五:当我头脑里刚跳出“他不称自己为小人”,又跳出:但称自己为小编。后又迅速修改为“但(继续)称自己为小闲”。而“小闲”又是燕青访李师师时与李妈妈对话的自称也。

注释六:最后一节开头两行是说日本作家永井荷风的父亲永井禾原1901年畅游南京秦淮事。可参见大木康著作《风月秦淮——中国游里空间》,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第14-15页。诗中“小狮”、“陆八”皆妓院之名。

注释七:风吕敷是日本传统上用来搬运或收纳物品的包袱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包袱皮,日语中“风吕”的意思为“洗澡”,“风吕敷”是诞生于澡堂的产物。

 

 

2016年9月9日

 

 

南京,1944

 

“南京使我感觉空虚,空虚到没有寂寞,也没有惆怅。”

——胡兰成《记南京》

 

1944年,“南京城之于我,

只有院子里的一只鹅。”

(1898年,潮湿的烟雨中

我只听到一声鹅叫……)

 

一朝梦醒,石婆婆巷里

没有人,哪来树荫的荫凉

没有马,哪来空气的惊慌

但玩太极的人总会有一个

 

那是我,我发现了什么?

夫子庙的风景供电虽不足,

马路却发亮,万类的话儿

一笔雕凿,径直吹了过去——

 

一个老太婆在瓮里腌菜,

你眼尖看到了,有何感想?

老了,似人非人,似鬼非鬼,

你说你一见,几乎要落泪……

 

那就回家躲恐怖,改旧作,

学姚合,空虚用破心……

但想想这年头,要操多少心

你才能度过这一年。

 

 

2016年10月23日

 

 

南京东郊故事片段

 

你紧张什么?在南京农业大学

那衣服有一种欲望要穿上身来

那人却没有穿上那衣服的欲望

 

你写古龙传,如不住在后宰门

又怎能对飞箭的创伤感同身受?

草坪无人,杯酒对影成了三人

 

乡间月光,树木,往昔的幽灵

水师学堂?矿路学堂?曾几何时

倾心于黑暗的少年只崇拜尼采……

 

而风吹着,风过着风的生活

而你想跟随一位西班牙诗人说:

“风有时叫嘴唇,另一次叫沙”

 

真是巧了!那抢着说话的婆婆

正好被那六岁孩童抹了一嘴沙沙

在南京苜蓿园一间迎风的厨房

 

 

2019年5月8日

 

 

一个体育老师

——纪念洪幼平(1957-2022)

 

开门见山1988,爱笑的幼平兄

我在南京农业大学凉快的夏天

第一个认识的人,就是你——

敏捷的体育老师,我一下就

认出了你那诗人般的神经质

 

后来我们酒后的洋相谁记得呢?

唯有我记得你那震悚的背影

少小离家何日归?你一生好浪漫

从体工队到北体,从足球到橄榄球……

从中山门一路登上卫岗的陡坡

 

夜色复夜色,咬住还咬住……

孤独就是说话呀,你学会了

但有些感觉,你说难以理解

一次,你醉倒在家门口的大树下

睁眼即天明,却不想回家

 

 

2022年2月14日

 

 

明故宫的黑影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回去,回去,回到南京

回到明故宫1989年最黑的一天

那天晚上怎么可能什么都没有

只有你,只有我

 

有个黑影一下出现了

就这样,它一直缭绕在我们身边

你感觉不到,但我知道

黑暗中,你的眼中只有我

而我并不是仅仅只有你

 

黑影!黑影一直如影随形

它没有威胁我,但我感到害怕

我不说(怕怎么说得出口)

我拉着你的手赶快往外走

走了多久,我的心才放下了

 

三十三年,眼前一过

今夜又是对影成三人,行乐须及春

本来多么欢乐的事呀

我怎么又看到了那明故宫的黑影

那一阵创世前的恐怖

 

 

2022年10月23日

 

 

南京,我们短暂的相遇

 

多少次,恋爱只为了消磨时间

多少次,无聊逗引出一些玩法

一次,他亲吻的舌头带来糖浆

一次,他的手腕被她的力量压下

 

南京,她的唇来到了她的亲吻期

从1989年早春二月的黑夜开始

整整七周,为什么是七周?

他打破了他生命极乐的记录

 

人,一期一会;人,一日一生

这说的都是我们短暂的相遇

在哪株树下,在哪条道路上

我们共同记住了这些地名——

 

卫岗、后宰门、孝陵卫、梅花山

夫子庙、三山街、新街口、鸡鸣寺

未来,这儿的骨灰将变成多少次肥料?

这儿的盗墓又将发明出多少代考古?

 

 

2023年11月21日

 

 


评论 阅读次数: 741    赞: 0
昵称:
验证码:

联系我们:tianz68@yahoo.com